唐柳平,马梁红,杨杰,陈少卿
摘要 目的:观察缩泉丸加经络导平仪对儿童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原发性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两组均给予心理行为疗法及口服缩泉胶囊治疗,治疗组2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经络导平仪治疗。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膀胱最大容量比较。结果:治疗组1有效率为61.9%,治疗组2为8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2的膀胱容量明显大于治疗组1(P<0.O1)。随访3个月,治疗组1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2,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泉胶囊联合经络导平仪可用于治疗小儿夜间遗尿症,该方法方便,无痛苦,患儿易于接受。
关键词 夜遗尿症;治疗;小儿
遗尿症是一个多病因的临床症状。目前对于遗尿症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单一方法往往疗效欠佳,多以联合治疗为主。我院对夜间遗尿症患儿在采取心理行为及口服缩泉丸基础上加经络导平仪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到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遗尿症患儿45例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治疗组1共2l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l2岁,平均(8.73±1.59)岁,有脊柱隐裂9例。病情的严重程度:轻度(尿床1~2次/周)2例,中度(尿床3~6次/周)l0例,重度(1次/晚或数次/晚)9例。平均每周遗尿次数为(5.32±2.80)次。治疗组2共24例,男14例,女l0例,年龄5~11岁,平均(8.61±1.61)岁.有脊柱隐裂11例。其中病情轻度为4例,中度12例,重度8例,平均每周遗尿次数为(5.61±3.03)次。两组平均年龄、每周平均遗尿次数、病情严重程度、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失访7例。
1.2 入组标准
5岁或5岁以上小儿,每周至少2次夜尿床,并持续3个月。排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畸形、感染、结石、蛲虫症、糖尿症、尿崩症。排除智障、神经系统疾病等。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门诊进行诊治,全部做尿常规、腰骶椎X线及肾、输尿管、膀胱B超。测量膀胱最大容量及排尿后尿残留量。两组均给予心理行为疗法基础上使用缩泉胶囊口服治疗。心理行为疗法:与家长和患儿交谈进行认知性指导,向家长宣传遗尿症的知识及对患儿的危害特别是心理的危害:生活指导、膀胱训练、唤醒及激励性行为疗法,同时组织小型家长学习班,使家长了解遗尿对患儿的危害及治疗方法、疗程等。缩泉胶囊每次3粒。3次/d,治疗1个月。治疗组2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经络导平仪治疗。经络导平仪治疗:采用南京举世数码导平仪有限公司生产的SMD.A型数码经络导平仪,经辨正主穴(正极)取肾俞或关元.配穴(负极)取三阴交或足三里l2l,治疗频率选择,以患儿耐受为宜,每天1次,每次15~20min,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0d,共治疗2个疗程。于疗程结束后3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前每周遗尿次数一治疗后每周遗尿次数)÷治疗前每周遗尿次数×100%。显效:尿床次数减少≥90%;有效:尿床次数减少≥50%~89%;无效:尿床次数无减少或遗尿次数减少但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时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2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1(P<0.05)。见表2。
2.2 两组隐性脊柱裂患儿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1隐性脊柱裂患儿的有效率为22.2%(2/9例),治疗组2的有效率为63.6%,(7/11例),治疗组2高于治疗组1。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膀胱最大容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膀胱最大容量差异无显著性(t=1.30,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2的膀胱容量明显大于治疗组1(P<0.01)。见表3。
2.4 复发情况
遗尿次数增多,由治愈变为有效或由有效变为无效者为复发。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1复发率为33.3%(4/12例,其中脊柱隐裂3例,原发性遗尿症1例)。治疗组2复发率为23.8%(5/21例.其中脊柱隐裂及原发性遗尿症者各2例)。治疗组1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2,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有2例复发后再使用经络导平仪治疗仍有效。
3 讨论
遗尿症是遗传因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膀胱功能障碍、觉醒障碍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人病因侧重有所不同。中医认为遗尿发生主要与膀胱、肾、肺、脾有关[3],肾气不足,下元虚寒是遗尿的主要原因。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虚则骨发育障碍,易出现隐性脊柱裂。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当人体有病的时候,多为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衡。
缩泉胶囊中的山药具有健脾益气补肾:益智仁补益肝肾,暧脾摄津、固涩缩尿;乌药温散下焦虚冷,以助膀胱气化,故具有治疗遗尿症的功效。经络导平仪根据“生物电子平衡理论”,将不通的病灶即聚集的电子引导平衡,从而达到中医的阴阳平衡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是集针灸、推拿、理疗于一身。既能按中药针灸穴位来取穴治疗,使血流速度增加,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又能像电治疗仪一样不断刺激局部穴位。加强疗效又有按摩作用,通过电流刺激穴位而达温补肾气功效。临床上已证实遗尿部分患儿存在倾向于内向性、抑郁、自卑等个性特征,心理行为疗法通过重新建立条件反射,纠正膀胱逼尿肌及括约肌的失衡,扩大膀胱功能容量,降低复发率,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由遗尿带给患儿的痛苦及个性特征的改变。本组结果显示两组经治疗后膀胱功能容量增加,特别是联合经络导平仪治疗效果更佳,膀胱的功能容量更大。这可能为经络导平仪通过刺激膀胱体表点影响到膀胱平滑肌的张力,改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的作用,同时又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作用。膀胱容量的增加使夜间对尿潴留能力增加,这可能是提高临床疗效及复发率低的原因之一[5-6]。
在遗尿症患儿中隐性脊柱裂发生率较高,目前对脊柱隐裂引起遗尿症的患儿缺乏有效的保守治疗,手术疗效不尽如人意,且产生的副作用和危险性较大。本组结果显示对隐性脊柱裂的遗尿症患儿在心理行为疗法基础上使用缩泉胶囊加经络导平仪治疗也取得一定的疗效。由于本文病例较少,会影响到统计学的处理,有待今后更大样本的研究。本组结果表明,心理行为疗法联合缩泉胶囊加经络导平仪治疗小儿夜间遗尿症具有一定近期疗效,经络导平不需将针刺入体内,只需通过调节电频达到通经活血、平衡阴阳的目的,缩泉胶囊服用方便,患儿的依从性好,两者联合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对于一些难治的遗尿症不妨使用经络导平仪试试。但否能通过增加疗程使总有效率进一步提高,以及对远期疗效评价,均有待今后继续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摘自《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第26卷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