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缩泉胶囊配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48例疗效观察
来源:日期:2012-10-22 浏览次数:

吉林省延边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吉林延吉133001)李炳植  方英莲

 

摘要  目的:观察缩泉胶囊配合心理行为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89便遗尿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单一心理行为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缩泉胶囊口服,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缩泉胶囊配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  遗尿;心理治疗;,缩泉胶囊/治疗应用;儿童

  遗尿症是小儿临床上的疑难病之一,本病大多病程长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与生长体育[1]。近年来,笔者采用缩泉胶囊配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遗尿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02~2008-12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89例,其中男66例,女23例;年龄5~10岁,平均7.8岁,每夜遗尿1次者41例,2次者30例,3-4次者12例,4次以上者6例,其中隐性脊柱裂9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在发病时间、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发病年龄在5周岁以上;(2)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间歇发生尿床;(3)尿常规及中断尿培养无异常;(4)X线摄片检查,部分患儿可见隐性脊柱裂;(5)排除夜间癫痫发作及泌尿道畸形者[2]。89例患儿均符合纳入标准。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心理行为疗法:(1)加强对遗愕症知识的宣传工作,让家长认识到遗尿是一种疾病,并非是患儿不听话或故意所为,了解引起遗尿症的可能病因及对小孩的危害,取得家长和患儿的配合,安慰及鼓励情况下,进行疏导性治疗[3]。通过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减少应激原的刺激,完善其心理调节机制将有利于功能性遗尿患儿的恢复和正常人格的形成[4]。(2)闹钟唤醒疗法来建立条例反射。首先家长掌握患儿遗尿的规律,在常发生遗履前的0.5~1h闹钟,需家长听到铃声后通过用声、光、温或冷水毛巾刺激患儿,使患儿在彻底清醒的状态下到厕所排尿。这种方法是将唤醒的铃声与膀胱的充盈和刺激同时出现,大约经过3-6个月的训练后,逐渐形成条件反射[5],患儿可由被家长唤醒,过渡到被闹钟唤醒,最后停用闹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而自行排尿。(3)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患儿16:00以后少饮水,晚饭少吃流汗、冷、辣、甜、咸及刺激性食物,也不宜吃利尿的水果。
  观察组在心理行为疗法的同时配合给予缩泉胶囊(湖南汉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号:Z199901039)口服。5~6岁每次3粒,每日3次;7~9岁每次4粒,每日3次,10岁以上每次5粒,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组间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1)痊愈:遗尿停止,小便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2)好转:基本可自控排尿,遗尿次数较前减少,夜晚偶有遗尿;(3)无效:较治疗前无改变,不能自控排尿[2]。

2.2 治疗效果  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儿尿频症状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遗尿症患儿的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均予心理行为疗法,观察组加用缩泉胶囊口服,疗程1个月。

3 讨论
  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美国精神心理学会《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的标准:年龄大于或等于5岁,每周至少2次夜尿床,并持续3个月[6]。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国外报道7%的5岁、3%的10岁、1%的18岁男孩和3%的5岁、2%的10岁女孩及罕见的18岁女孩患遗尿症。据统计,4岁半时尿床者占儿童的10%-20%,9岁半时尿床者约占5%,15岁时仍尿床者只占2%。男女性别比3:1。本症多见于男孩,多数能在发病后数年内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遗尿除给儿童和家长造成许多生活不便及精神痛苦外,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良好人格的形成,从而影响能力及潜力的正常发挥,故儿童遗尿症逐渐引起人们普遍关注而成为近几十年医学研究的焦点之一[7]。
  西医学认为,遗尿是由于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大脑皮质或皮质下中枢的功能失调,或为膀胱脊髓神经支配的兴奋性发生变化所致;还与婴儿时期排尿训练方法不恰当,或与心理情绪异常有关,遗传因素在本症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少数患儿是由于器质性病变所致,如蛲虫病、尿道畸形、脊柱裂(隐性或伴有脊髓膨出)、脊髓炎、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及膀胱容积小等;如突然受惊、过度疲劳、骤换新环境,小儿对生活环境的改变适应不良时,亦能暂时抑制已经获得的随时排尿功能而遗尿。过于敏感或睡眠过熟的儿童也易发生遗尿[8]。
  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不足,下元虚寒;或久病之后,失于调养,肺脾气虚,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致遗尿。或因病症影响,或因饮食失调,以致温热内蕴,郁于肝经,肝经疏泄失利,移热于膀胱而致遗尿[9]。
  因此在治疗上采用心理行为疗法,鼓励患儿消除紧张与恐惧,建立信心,并使家长理解该病的诱发因素,积极配合医生,可使患儿临床症得以缓解。为了探讨遗尿症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缩泉胶囊配合心理行为疗法,并与单一心理行为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尿频症状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小儿脏腑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致肺脾肾功能失常。肾气不足则不能气化行水,固摄无权,影响膀胱开合;脾失宣肃,水道失摄;故肾气不足、肺脾气虚均可致水液的传输、代谢、固摄失常而引发本病。在治疗上要根据小儿的病理特点和肺脾肾偏虚的情况,运用中医理论,合理辨证、合理用药,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缩泉胶囊主要是由山药、益智仁、乌药等成分组成。方中益智仁温补脾肾之阳,固气涩精;山药补益脾肾之气,增强益智仁的作用,乌药顺气开郁,宣通人体经络气血,以助阳气之恢复,并能散寒气,改善肾阳不足。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助阳、健脾益气、固精缩尿、顺气散寒之功。研究发现[10-11],缩泉胶囊能减少水负荷大鼠的尿排出量,对抗乙酰胆碱所致大鼠膀胱逼尿机的收缩,使逼尿肌松驰,括约肌收缩,增膀胱储尿量,减少排尿次数。
  综上研究结果证实缩泉胶囊对遗尿症具有良好疗效,且在治疗期间无任何副反应发生,建议遗尿症患儿在心理行为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以达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戴晓梅,麻宏伟,潘学霞等.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1):975-977.
  2. 李成荣.现代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166-167.
  3. 王惠梅,陆素琴.功能性遗尿儿童临床特征及其心理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5):326-327.
  4. 冯建琴.功能性遗尿儿童的个性特征分析[J],宁厦医学杂志,2002,24(4):248.
  5. 翁晖亮,吴杏桐.系统性家庭心理疗法在功能性遗尿症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4):291-292.
  6. 杨霁云.小儿夜间遗尿症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5):385-387.
  7. CK Young.Noctnrnal envresis in Hong Kong;difer-ent bchinese phenorypes[J].Sand J Urol Nelhrol,1977,183(1):17-21.
  8. 李文益,陈述枚.儿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91-592.
  9. 姚乃礼.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91-592.
  10. 吴清和,李育浩.缩泉丸的药理学研究[J].新中医,1991,23(12):49-50.
  11. 何光星,李秀婵,僬雅嘉.益肾固泉液抗利尿作用研究[J].中华药理与临床,2002,18(1):36. 

摘自《中国中西结合儿科》2009年Vol.1No.6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银城南路龙岭工业园 电话:0737-6351022 传真:0737-6351842
版权所有: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湘ICP备05013630号 网站制作康曼德